在教育 “双减” 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在教育“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教育“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目的就是要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直面当前“双减”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专项整治,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切实为学生减负、为家长解忧,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下面,我就专项整治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
    “双减”政策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推进“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双减”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教育领域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二)这是回应群众关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对政策高度关注、充满期待。然而,当前仍存在一些“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引发了家长的焦虑。开展专项整治,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这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双减”政策的核心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能够有效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推动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正视存在问题,准确把握“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突出表现
    虽然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双减”政策落实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内作业管理不规范。部分学校对作业布置缺乏系统设计和科学规划,存在作业量超标、作业形式单一、分层分类作业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些教师布置作业随意性较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分层,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疲于应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作业批改不及时、反馈不到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影响了作业的育人功能。
    (二)课后服务质量不高。课后服务内容较为单调,以辅导作业为主,缺乏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和实践活动,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部分学校课后服务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师短缺,只能由班主任或学科教师兼任,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此外,课后服务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三)校外培训隐形变异问题突出。虽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得到了有效治理,但仍有一些机构违规开展培训,通过“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隐形变异方式逃避监管。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也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如培训内容超标超前、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收费不透明等,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四)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部分家长对“双减”政策理解不深,存在焦虑情绪,仍然盲目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给孩子安排大量的校外辅导和作业,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要求背道而驰。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顺畅,没有形成有效的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影响了“双减”政策的落实效果。
    三、强化工作举措,全面推进“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一)加强校内作业管理,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1.严格落实作业公示制度。各学校要建立健全作业公示制度,每天将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内容、作业量、完成时间等信息在班级群或学校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同时,要加强对作业公示情况的检查和指导,确保公示内容真实、准确。
    2.优化作业设计。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和学科特点,精心设计作业。作业要注重分层分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基础题保底、提高题选做、拓展题挑战”。鼓励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作业批改质量。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及时反馈。对学生的作业错误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及时进行订正。同时,要加强对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评价,将作业批改质量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
    (二)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1.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需求,开发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如艺术、体育、科技、阅读、劳动等,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需求。鼓励学校与校外专业机构、社区、高校等合作,引入优质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2.加强课后服务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内教师调配、外聘专业教师、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充实课后服务师资力量。加强对课后服务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课后服务教师激励机制,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补贴和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完善课后服务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课后服务的投入,保障课后服务的正常开展。学校要合理安排课后服务时间和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同时,要加强对课后服务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三)加大校外培训监管力度,坚决遏制隐形变异问题
    1.强化日常监管。教育、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要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对发现的违规培训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要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信用管理,将违规机构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曝光。
2.加强对隐形变异培训的治理。建立健全举报机制,鼓励群众对隐形变异培训行为进行举报。对通过“一对一”“住家教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2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