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司法局“八五”普法工作总结
在“八五”普法工作进程中,**区司法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责”,积极践行以普促治的理念,将普法工作视为服务发展大局、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民主法治进程的根本和先导性工作,大力营造全社会学法、守法的热烈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聚普法工作强大合力
(一)强化组织引领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守法普法当作法治建设的根基性工作,坚决将普法与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创新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实施。构建起由各级“一把手”领衔的“区-乡-村(社区)”三级普法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1.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为了确保各级普法工作的有效衔接和协同推进,建立了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每月定期召开普法工作沟通会议,各级普法工作负责人齐聚一堂,分享工作进展、交流工作经验、探讨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这一机制有助于及时调整普法工作方向,避免工作中的重复和脱节现象,提高普法工作的整体效率。
2.强化党委领导的深度参与。党委不仅在宏观上领导普法工作,还在具体工作中深度参与。例如,党委成员亲自参与普法工作规划的制定,对重点普法项目进行专项指导,带头深入基层开展普法调研,了解群众的法律需求,为普法工作的精准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汇聚各方力量
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普法守法协调小组主导全区普法领域的重大事务和重点工作推进,构建了依法治区委员会统筹全局,区委依法治区办、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主导,各级各部门广泛参与、协调联动的“1+2+N”普法工作新格局。
1.建立部门间普法资源共享平台。为了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提高普法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了部门间普法资源共享平台。各部门将自己制作的普法宣传资料、举办的普法活动经验、拥有的普法专家资源等上传到平台。其他部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下载、学习和借鉴,实现了普法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普法志愿服务。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普法志愿服务,成立了普法志愿者协会。协会成员涵盖律师、法律学者、退休法律工作者以及热心公益的社会人士。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余时间,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如义务法律咨询、法治讲座等,有效补充了政府部门普法力量的不足。
(三)压实工作责任
梳理年度工作任务,年初制定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季度普法责任清单,明确任务与措施,完善成员单位责任分解与年度考核制度,落实普法责任、督导考评、奖惩和经费保障机制。压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定期了解守法普法工作进展,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区委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评比、同表彰。
1.建立责任倒查机制。为了确保普法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建立了责任倒查机制。当发现普法工作存在问题或未达到预期目标时,从基层执行环节开始,逐步向上追溯责任主体,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这一机制有效增强了各级部门和人员对普法工作的重视程度,促使他们积极履行普法责任。
2.实施普法工作动态监测。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普法工作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建立普法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各部门实时上传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包括活动组织、宣传资料发放、群众参与度等数据。上级部门可以随时查看和分析这些数据,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二、突出重点对象,分层分类抓好普法教育
(一)聚焦“关键少数”,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
督促全区各单位依据实际情况,借助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组织专题讲座、支部主题党日、宪法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切实贯彻《关于加强和规范十堰市普法建议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宣讲纳入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工作范畴,深入各单位广泛宣传宪法法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1.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档案。为每一位领导干部建立学法档案,详细记录他们参加的各类学法活动、学习成果、法治实践等情况。学法档案作为领导干部考核、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激励领导干部积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依法执政能力。
2.开展领导干部法治能力评估。定期开展领导干部法治能力评估工作,通过法治知识测试、案例分析、模拟决策等方式,全面评估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评估结果,为领导干部提供个性化的法治培训建议,不断提升他们的法治素养。
(二)着眼“关键领域”,夯实青少年法治教育
全面构建完善法治副校长聘任制度,将宪法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以“法律进校园”为载体,联合区教育局把“开学第一课”与“宪法知识进校园”有机结合。在2023年全市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上,播放我区制作的原创视频《宪法是什么》《宪法手势舞》;在2024年全市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上,组织辖区学生诵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内容,展现**区青少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的精神风貌。
1.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基地内设置模拟法庭、法治教育展厅、法律知识互动体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21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