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乡基本教育医疗均等化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现代化的乡村不仅需要现代化的产业,也需要优质的公共服务。当前,农村人口仍将长期保持较大规模,要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须加快完善乡村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配套供给。
科学研判、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解决乡村教育医疗问题的系统性。当前,随着乡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乡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趋势加速。因此,在考虑乡村教育医疗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和当地实际等因素。一是立足未来乡村人口流动趋势,以调整布局、提升能级、增强补短为主线,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各类教育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及布局。二是坚持抓发展不动摇。乡村教育医疗发展质量不高、投入不足等问题,归根结底是乡村发展问题。历史地看,乡村教育医疗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也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三是统筹教育医疗资源配置,集中集约服务保障群众。乡村教育医疗要维持正常运转甚至高质量发展,必须有一定的人口规模支撑。具体推进中既应强调公共资源配置的均等化,也不能忽视和放弃公共资源的运行效率。
聚力深化乡村教育医疗改革。解决乡村教育医疗突出问题,最终要靠发展思维、改革手段来实现。一是抓改革创新。把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作为缩小城乡教育医疗差距的重要载体,本着县域统筹、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教育系统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深化教共体模式探索与创新;推动县乡医疗机构组建的医联体向紧密型发展,探索人、财、物“三统一”运行模式。通过建立资源共享机制,让城市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乡村延伸,有效弥补乡村在师资和教学质量、医疗人才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不足。二是抓典型推广。近年来,各地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经验做法,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倾斜,取得了一定成效。应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推广相关经验做法,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推动更多基层教育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聚焦乡村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2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