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中密切关注特色产业。在海南,他强调“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在贵州,他指出“要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在青海,他明确“乡村振兴要突出农牧民增收这个重点,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种业振兴行动,发展绿色有机农牧业,打响高原土特产品牌”……“土特产”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市场,做好“土特产”文章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总书记考察足迹,读懂他心中的此念不变。
扎根于“土”。“土”味是土特产的“底色”,也是乡村振兴的“底气”。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这些都是发展“土特产”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各地依托乡土资源,发展了一大批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土特产”,广东茂名的荔枝结出“甜蜜果”、山西大同的忘忧草开出“致富花”、重庆中益的黄精摇身一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越来越多的“苹果村”“木耳乡”“黄花镇”涌现,这些“土特产”不仅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乡土资源“挖矿人”,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找准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发展高山种植、林下养殖、乡村文旅等特色产业,真正盘活“沉睡资源”,把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村电商,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土特产”品牌,让“山野土货”走出乡村、走向市场。要注重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将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等与乡村旅游深度嫁接,打造破圈引流的“拳头产品”,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鲜明在“特”。“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21183.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2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