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局局长在“双减”政策落实推进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双减”政策落实推进会,目的是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强化举措,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切实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保驾护航。下面,我结合我区实际,就“双减”政策落实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双减”政策的重大意义
“双减”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国家发展层面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双减”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的不良导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只有通过“双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才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兴趣、培养特长,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从教育发展角度而言,“双减”政策旨在重塑教育生态,回归教育本质。长期以来,校外培训无序扩张、校内作业负担过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双减”政策的落地,要求我们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让教育回归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本源。这不仅有利于学校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也有助于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从学生和家庭角度出发,“双减”政策的实施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培训负担,让学生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也让家长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双减”政策的推进,能够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社会实践和艺术培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和经济负担,让家庭教育回归理性,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正视存在问题,准确把握“双减”工作的薄弱环节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区各学校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作业管理方面,虽然大部分学校制定了作业管理办法,但仍有部分学校作业设计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一些教师对作业的功能认识不足,布置作业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存在“一刀切”现象,导致部分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而部分学生又“吃不饱”。同时,作业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践性、探究性作业较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此外,作业批改反馈不够及时、细致,不能有效发挥作业的诊断和改进功能。
课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学校课后服务内容较为单调,主要以辅导学生完成作业为主,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拓展性课程开设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专业的音体美、科技等学科教师数量不足,导致一些特色课程无法高质量开展。而且,课后服务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在课程安排、学生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一些漏洞。
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仍需加强。虽然经过前期的专项整治,校外学科类培训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仍有个别机构存在违规培训行为,以“一对一”“住家教师”等隐形变异的方式开展学科类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部分机构资质不全、教学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监管力量相对不足,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健全。部分家长对“双减”政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存在焦虑情绪,担心孩子成绩下降,仍然希望孩子参加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2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