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稿:点燃“白求恩精神”的时代光芒

授课稿:点燃“白求恩精神”的时代光芒
    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等为内核的白求恩精神,一直以来都备受共产党人的推崇,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从医人员的指路明灯,还是每名共产党员永葆初心本色、坚定履行使命、矢志信仰追随的永恒坐标和动力源泉。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种精神历经弥新,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学习和弘扬白求恩精神,成为我党赓续优良传统的需要,成为履行新时期职责使命的需要,成为永葆革命热情的需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一、白求恩精神的孕育形成
    白求恩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两次参加世界大战,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救死扶伤,可残酷的斗争实践使他逐步认识到:只有消灭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除人民的痛苦和灾难。
    白求恩精神在追求理想中扎根萌芽。白求恩自幼多才多艺,具有音乐和美术的才能,对解剖和骨骼结构颇有兴趣,在8岁时便宣布放弃原本的复名“亨利·诺尔曼”,而选择和祖父一样的“诺尔曼”,并将祖父的医生铭牌挂在自己卧室门口,表示继承祖父衣钵的决心。初中毕业后,他报考了当时并不出名的安大略欧文桑德专上学院学医。之后,他当过伐木工、小学代课老师、轮船锅炉工、消防员、餐厅侍应生和报社记者。最终,白求恩报考了多伦多大学胸外科专业,这正是老诺尔曼参与创建的学府。1935年8月,白求恩应邀赴前苏联出席世界生理学大会,第一次读到《共产党宣言》,他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被“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者联合起来”思想所深深震撼。共产主义理想拔开了白求恩的精神迷雾,促使他毅然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从此,白求恩全身心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往无前、至死不渝。白求恩精神正是在白求恩青年时期的经历,在对医学的热爱、对平等的追求和对病人的热诚中逐步孕育。
    白求恩精神在革命斗争中开花结果。日本全面侵华后,白求恩愤慨地说:“法西斯在威胁世界和平,我们必须击败他们。”他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奔赴抗日最前线。白求恩总是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尽可能近的地方。他视患者如亲人,对同志、对伤员、对群众极端热忱,曾用嘴吸出战士伤口中的脓液,把自己的血液输给重症患者,将真挚的情和爱奉献给人民。1939年10月下旬,日军对中国抗日根据地展开冬季“大扫荡”。白求恩率领医疗队赶赴涞源孙家庄,在戏台上搭建起手术台,就近救治伤员。在附近发现日军后,白求恩一面继续着手里的工作一面问:“外面还有多少没有动手术的伤员?”等他了解到还有10名伤员时,立刻命令就地加两张手术台,同时给3名伤员进行手术。直到白求恩把全部手术做完,才跟在担架后面撤离。白求恩精神正是白求恩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对伤员、对同志、对人民最本真淳朴的情感,不断丰富和演绎出白求恩精神的深刻内涵。
    白求恩精神在烽烟锻造中洗礼升华。193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写下著名的《纪念白求恩》,对白求恩的光辉形象做出精辟概括。白求恩精神不是一个人的精神,是包括白求恩在内的无数革命先辈谋求中华民族独立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从白求恩写给毛主席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他深受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影响,特别是在晋察冀与聂荣臻、江一真等广大抗日军民并肩战斗,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他不只一次地讲:“是你们教给了我忘我的精神、合作的精神、克服困难的精神……”也正如一位加拿大作家所说:白求恩是加拿大山野中的一支野玫瑰,在中国延安勃然怒放。白求恩精神诞生在中国,那是因为他在中国才找到一群与自己有一样精神追求、价值取向的人——中国共产党人和抗战军民,从而让他从内心迸发出无穷的战斗激情和工作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抗日军民不屈不挠、英勇牺牲、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染着白求恩,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也深深感染和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国人民。
    二、白求恩精神的核心特质
    岁月荏苒,白求恩精神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如同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8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白求恩精神,依旧令我们备受震撼、深受鼓舞。白求恩与白求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史上重要的典范,也成为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一座永恒丰碑,深刻影响着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思想与实践,具有十分丰富和科学的内涵。
    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白求恩是奉献的楷模,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拯救人类生命的伟大事业。他总是强烈要求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发挥医生的作用,一直坚持不要特殊待遇,用省下的费用给伤病员买药和补养品。1936年,白求恩创立了蒙特利尔人民健康保障组织,帮助那些需要医疗救助的穷人。他是O型血,在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时,为伤病员输血成了家常便饭;有时找不到与伤员同种血型,他就连续输血。在他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感召下,中国革命边区的组织、群众纷纷响应,很多人主动报名献血,后面形成了150人的献血预备队,白求恩形象地称之为“群众血库”。白求恩在手术中不幸感染中毒,在他身体十分虚弱时,边区军民为他养了一头奶牛,希望给他补充营养,但他却把牛奶都留给了伤病员。
    白求恩舍弃优雅的生活方式,抛弃名医的职业前途,不顾个人安危,英勇地奔赴反法西斯的战场。正因为白求恩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发扬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在生命的终点,他写下这样的文字:最近的一年多,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我非常的快乐!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一生都恪守着这样的信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以身体力行践行了一名纯粹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展现了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品格和操守。如今,我们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就是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下大力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现实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极端负责、极端热忱。白求恩同志对待工作极端认真负责,对待同志对待人民极端热忱。作为一名医生,白求恩同志把尽一切可能挽救伤病员的生命、保障他们的康复看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在中国后方医院时,他一有机会就给医护人员讲授输血技术。从采血操作、血型鉴定、配血试验,到血液储存、运输、保管等基本知识,为了帮助医务人员加深印象,白求恩为大家现场示范操作全过程,并让其他医生在自己身上实践。1938年6月中旬,白求恩到达中国后方医院的第一个星期内,一共检查了521名伤病员。从第二周开始,4个星期做了147台手术;1939年2月下旬,冀中的齐会战斗非常惨烈,伤员一批接一批,手术一个接一个。他和所有医务人员,除了吃饭外,没有一个人离开手术台,连续工作69个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在接下来的4个月中,白求恩转战1500余里,先后做手术315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纠治伤员1000多人。
    在残酷的战争中,白求恩丝毫不顾个人安危,把不能挽救战士的生命当作是对他最大的痛苦折磨。他宁肯自己挨饿受累,也要尽量减轻伤员的痛苦。他把布鞋拿给伤员穿,自己穿草鞋,甚至打赤脚。他常说:“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护理员的责任是什么?只有一个责任。那责任是什么?那责任就是使我们的病人快乐,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恢复力量。”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就应该像白求恩一样,始终用全部精力来投入,对待事业投入挚爱,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人民真诚热情,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解决基层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群众满意、群众的口碑作为工作评判的最终标准。
    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为了帮助中国医务人员提高技术水平,白求恩主动承担培训任务。他亲自编写了《战地治疗技术》《战地救护须知》等系列教材,并创办了卫生学校,为学员讲授“野战外科示范课”等基本科目,利用各种手术场合,现场讲解。白求恩来中国后,为适应运动战需要,他就地取材,制作各种医疗器具,尽可能把运输工具改造得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便于展开使用,容易收拢转移,其中最有名的是“卢沟桥”药驮子,它是白求恩专门为野战手术而设计的一种桥型木架,行走时搭在马背上,一头装药品,一头装器械,一次可装下做100次手术、换500次药、配制500个处方所用的全部医疗器械和药品。这种方便的移动手术台,在很多次和死神赛跑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挽救了许多年轻战士的生命。
    白求恩曾说过:“外科手术被称作是一种艺术,从本质上看,手术是一种手艺,外科医生是一种工匠。”他虽然在年轻时便成为了著名胸外科医生,胸外科技术在的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地可谓是首屈一指,但他始终没有停止过对医学领域的探索和追求。在前线战地的极端恶劣环境下,他依旧坚持医疗技术的提高和不断地充实医学理论。同时,白求恩不仅是战地卫生学校的开创者,还是战地输血的最早创制者和实施者。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像白求恩那样,始终把握工作标准,多一些“舍我其谁”的担当、少一些“不归我管”的推卸,多一些久久为功的干劲、少一些急于求成的浮躁,多一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少一些得过且过的敷衍应付,真正把精力和功夫放在抓落实、求实效,提标准、创一流上。
    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毛泽东同志在白求恩逝世后撰写的《纪念白求恩》中曾这样描述——“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白求恩曾呼吁:“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他要求医务人员“必须运用技术去增进亿万人的幸福,而不是用技术去增加少数人的财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理论学习中,白求恩不断接触、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逐渐形成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白求恩之所以选择共产主义作为信仰,是因为他相信,共产主义可以改变医生职业的社会意义,可以建立让所有人平等享受医疗服务的制度体系。白求恩对信仰的执着、将理想付诸行动的勇气,正是当今社会最为需要的精神力量。
    白求恩不仅有勇气在当时的加拿大公开选择共产主义信仰,更勇敢付诸行动,甚至“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而献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忠诚,彰显着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者的博大胸襟。新时代,以白求恩同志为代表的广大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求得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全国解放和人民幸福,作为最根本的利益所在和最崇高的价值追求,把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怕牺牲的革命献身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用信仰凝聚党心民心,更需要广大党员为信仰而奋斗的行动力。
    三、白求恩精神的时代价值
从毛泽东同志《纪念白求恩》经典语录,到邓小平同志“做白求恩式的革命者,做白求恩式的科学家”的光辉题词,再到江泽民同志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2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