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乡村光光的场院
—农民丰收节的场景叙事
作者 崔洪国
“济南黄河岸边稻米飘香,老家东营大地硕果累累,流金叠翠,泰安万亩山楂林层林浸染,齐鲁大地处处一派瓜果飘香,颗粒归仓的丰收年景。”在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我所有的农民乡亲,祝愿物阜民丰,家国盛隆。
——题记
一
在记忆的最深处,一直给乡村光光的场院留着很宁静古朴的四角和天空。那些场院曾经伴随了我童年的语笑喧阗,是那个年代我的父辈和哥哥姐姐们战天斗地,挥洒青春热血的乡村大舞台。他们在那里哭过、笑过、洒过汗、流过泪,那里镌刻了他们在火热年代的“农业学大寨”“与天地奋斗其乐无穷”的豪言壮志和匆遽而过的脚迹。那些誓言还能从塌落的砖墙上看出锈迹斑斑的痕,那些曾经在那片热土上丈量的脚步随着岁月和光阴的流转,已经都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踪迹皆无了。时间的永恒同样也是人时刻面对的一个无解的话题—一个在很多人看来很无奈,也很沉重的话题。
但我还是经常在自己深夜的梦境里梦到那些光光的场院和那些在我童年和人生中出现过、消失过、熟悉过,最终又归于陌生的面孔和笑容,在梦境里,他们依旧那般栩栩如生。有一回,我梦见我在场院东边的墙外,踟蹰独行在一条一眼望不到边的乡村土路上,一侧是我童年熟悉的金色水塘。场院的院墙很高,我踮起脚也够不着墙头,能看到墙头干燥的地方,在太阳的炙烤下,还有一株菟丝草,一枝开了花的野蔷薇从墙角的缝里努力挤出来,顽强地怒放着她们的生命,我在墙边是那样的微小和渺茫。还有一回,我梦见我在场院墙外很远的一处土墩上,周围是沟壑,是我儿时熟悉的西崖,隔着院墙有叔叔婶子打场晒粮的话语声从院墙传过来,我努力伸出去触摸那堵院墙和那些声音,本来是触手可及的事,但怎么也触摸不到,那些声音随了我无助伸出的手,渐行渐远渐无声。
我不愿意从梦境中醒转来,在梦境里,我可以重新回到过去,回到那种欢乐和无忧无虑中去,我是那些梦境的主角。梦醒了,我是自己生活的主角,那些梦境的绚丽和灿烂虽然看似虚幻,但能够让我在回忆和梦想中放下当下和未来。醒转来,为了生活的柴米油盐和天天挂在嘴边,想在心里的“奋斗”和“前行”,有时不得不聚精会神地去面对,很多时候,这又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我还是想经常地沉下心来,云卷云舒的日子,就穷尽了自己的视线去眺望故乡平原深处点缀的那些场院。夜深人静,就愿意思绪随了梦想的无边无际漫行回那些乡村光光的场院。
二
说白了,就是过了这么多年,我越发一刻不停地想念故乡那些光光的场院了。
那时每个村里的每个小队都有一个方方正正的场院。那是村民集体活动的场地,村风和民俗的传承有时就是通过那些场院通达到每一名乡民,并逐渐在一方水土形成日久也磨不灭的习俗,随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变迁,有些陈规陋习可能也改了,但积淀在那片平原,那些乡亲内心的更多民风民俗成了村规民约和村民的一种内心和自觉在延续着,比如婚丧嫁娶、亲戚礼道、过年过节、孩子满月娘生日从曾经那些场院里传承下来,换了新的面孔和新的形式在代际之间传递着。场院去了,但是风情依旧,这其中的功劳自然少不了当年的场院带给人们的那份守望相助。
我们村里当时是四个小队,我在之前的散文《深秋话秋忙》中也写到过小队场院忙碌的情景,但场院作为一个空间的地理单元,我没有言尽其详。我们小队的场院在村子的最西头,往东依次是二三四队的。在我的印象里,那时一队和二队隔得近,平时也走得近。三队和四队靠着,平时队之间和村民之间关系热络,就和一个村人为地分了两部分一般。我们西头的一队二队习惯称东边的三队四队为“高格庄”,三队四队的人们习惯称我们那片为崔刘庄。虽然有这种人为的分割,但村里到了冬天集体出工的时候,还是像石榴籽一样抱成一团,很难分出彼此。后来三队四队的不少小伙姑娘都在这种大劳动,大比赛中暗送秋波,一来二去就喜结连理成了一家,村子里这样的事不少。
后来我对于为啥一队二队像一个单元,三队四队像一个单元一直不解,也从村里的长辈们那里寻找过答案,他们大多说就是一种过久了的习惯吧!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二队三队之间隔了村里的一个苹果园,那是村里的集体苹果园,周围用栅栏墙围着,苹果园外面的南坡是村里的集体墓地。这个年龄说无所谓了,童年一说墓地还是感觉挺瘆得慌,总感觉那里肯定不是让人开心快乐的乐园。是故去亲人和乡人的天堂,但好好活着的人没有人对那样的地方感兴趣。所以我们平时去苹果园和南坡也少。只有每年秋季苹果熟透了,红透了,苹果飘香了,四个小队的人们到果园里摘苹果分苹果了,那个果园才有热闹的几天,过后很快就萧条寂落了。就那么一位村里雇的村民在那里看着园子。
三
那位看园的村民是村里的一位长辈,我小的那会,他就在那片果园里看园好长时间了,我对他的印象不深刻,只记得老人家平时话不多,但好说话,总是给人很和蔼可亲的感觉。他看园子也很认真上心,平时就吃住在苹果园北边的房子里,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的守着那片果园。老人家孤身一人,苹果园也是他生活的全部。白天他就在果园里忙碌着,看果园的同时也间或里干着剪枝、打虫等的活,夜晚就在那间青砖盘根的房子里听着风声雨声和花开花落的声音。
秋天,苹果红了,我们几个小伙伴隔着果园往里看,会看到老人家在捡拾着地上的落果,看到我们向着果园张望的眼睛和渴望的眼神,老人家摘些红红的苹果,到栅栏边,隔着栅栏给我们递出来,“馋猫们,拿去吃吧,别爬栅栏扎着”,我们接过来,有时顾不得擦一把就塞在嘴里咔哧咔哧咬,现在想来,那是吃的是最甜最好吃的苹果。多年后,老人家因病去世,村里人把他葬在了那片果园里。包产到户后,那片果园没人打理,就荒废了,老人住的房子也塌陷了,我们也很少再去那片果园。如今,果园的旧址早就成了村民们一排排的房子。
到现在我都一直认为那片果园是隔开一二队和三四队的鸿沟,所以对那片果园的情感还是有些复杂,说不上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想起隔着栅栏接到老人递过来的苹果吃得那个甜脆,就忘不下那片果园,但想到那位老人孤独凄惨的人生结局,我心里还是对那片果园疙疙瘩瘩。
四
还是说小队的场院吧!每个小队的场院都是小队里人气最旺的地方,也是人来人去最集中的地方。场院的门口挂着一口钟,开会上工就有人拉了绳,钟就叮叮当当的响,人们就往场院里聚拢来。早些年是经常地开个会,传达一下上面春耕夏播的一些政策,一说开会,村里的人家就提了小板凳,在光光的场院里坐了,上面是生产队长在说,下面也偶尔有崩木根扯闲篇的,队长也不怎么在意,到了村里,那时传达上面的要求就是照本宣科,说说就完事了。倒是村民难得的话语交流的好场合,好机会。到后来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那时小队都分成户了,每年的年节村里就在小队的场院里雇了戏班子和锣鼓队敲锣打鼓,排场唱戏,让村民们过够戏瘾。乡村经济活络了,那些场院又都成了村里集市的集散地,每逢了三八或五十,那些场院里都人头攒动,赶集的都早早去占了好的地方,各类菜啊、肉啊,瓜果摊前都都挤满了问价和买卖的乡人。
我记得当年小队场院里最热闹的时候还是夏收和秋忙的时节。芒种前后,队里大田里的麦子放倒了,队里的地排车就一辆一辆垛满了麦个,驾着牛车的大爷二叔站在地排车前,背靠着麦个,“嘚驾”“吁吔”的招呼着老牛,那些麦个子在光光的场院里堆成了小山。脱粒机还没有普及的时候,那些牛拉完了麦子,又套上了碌碡,蒙上了眼睛,在平铺开的麦子上来回碾着,一圈一圈下来,愣是把麦穗碾成了麦粒。人们扬几遍场,那些可爱的麦粒就入了仓了。那些牛和地排车是那个年代的功臣,他们是农耕文明最生动的传承和叙事,如今,在机器的轰鸣中,我们不能忘了它们默默无闻,不曾逝去的背影。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日子,棒子就进了光光的场院了。上场的时候,棒子还都包裹着青绿的棒子皮,已经干透了的须子在一个一个棒子上垂着。那些澄黄澄黄的棒子粒早就迫不及待地想亲吻外面深秋的大地和场院了。那些村里的妇女们就围坐在一场院里的棒子边上,一边说笑着,一边剥着棒子皮。说话的功夫干活快,那些黄色的棒子很快就在秋阳下,在场院里,在一场院人的忙碌中露出了美丽的真容。这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是那些妇女,手把手的搓着棒子粒,一人一堆,一个上午,一个下午磕很多棒子粒呢!天响晴响晴的,棒子粒在场院里占一块空地,棒子骨头占一块空地,那些晒场歇息的妇女占一块空地,一个场院里就满满当当了。天空是蓝色的,云是洁白的,那些妇女的头巾是红色的,棒子是黄色的,棒子骨头是白色的,一个小队的场院成了五颜六色的丰收色彩的交响。四个小队的场院就成为一个村子几百口人无数斑斓的色彩,无数关于丰收话题的交响。
五
夏秋季节,那些平坦光亮的场院除了夏收和秋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吸引了每个小队的农人们在场院里纳凉。场院平坦,敞亮,一天的暑热退去,有风越过场院四面的院墙吹过来,还是有些清凉的。每个小队的人们就到了各队的场院里,这儿一簇,那儿一堆,有的做了撑子,有的做了凉席,有的席地而坐,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蒲扇,一来扇凉风,一来扑打蚊子,在银白的月光里,在或高或低的话语里,你也许看不清场院里每个人的面孔,但能够看到那些扇子起落着,扇着吹过来的风,扇过来人们交流中的话声笑声。“想起当年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不知不觉我们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梦境自由自在的时候,我梦到过场院,梦到过那些音容笑貌,梦到过那些花开花落,一觉醒来,吟咏着三毛,时光已然从场院里走过四五十个年头了。
如今,很多的音容笑貌和那光光的场院一样离我远去,只能梦里寻求了。但无数的花开花落,瓜熟蒂落不仅没有远去,反倒是每年都会如约而至,丰富和充盈着我思想和生命的图腾。这不,就在我创作这篇想念场院的文章之际,今年的农民丰收节又到了。我在壹点秦娟老师分享的丰收节的图片中,看到了今年丰收节粮丰林茂,鱼虾满仓的丰收场景。济南黄河岸边稻米飘香,老家东营大地硕果累累,流金叠翠,泰安万亩山楂林层林浸染,齐鲁大地处处一派瓜果飘香,颗粒归仓的丰收年景。望着那些扑面而来的气象,嗅着那些瓜果的芳香,我又想起了那些光光的场院。其实,这些丰收的果实早已越过了那些场院的院墙,曾经场院里的一堆一堆的麦子,棒子,果子如今已是无处不在了。那些场院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只是在无边的芳香和丰收的海洋中,我们别忘了那些场院曾承载了我们无数的过往,它们不只是在梦中的那些影像。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有侵即删!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写作学会散文评论委员会委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崔洪国散文精品集》长篇非虚构纪实作品《列车前方到站徐家店》《胶东散文十二家.崔洪国卷》,在报刊、媒体、平台发表散文、书评400余篇。散文《济南的桥》获“第二届齐鲁晚报青未了散文奖”三等奖。
壹点号 风过林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uekequan.com/2132.html